宜昌市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法治新闻宣传的思考和实践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宜昌市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吕虹 ) 如今,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宣传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的形式,尤其是小视频时代的风靡,受众更愿意通过便捷的快速的图文并茂的形式看到新闻。如何运用新时代多媒体形式,不断加强法治化宣传的报道的力度,如何让法治化宣传真正意义上走到更多老百姓的心中,是我们急待做出的选择。
一、法治新闻宣传经历的历程
中国国民普法已经历了八次普法,走过了37年的历程,从普法的覆盖面上,从领导到执法人员再到普通群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显而易见的成绩,法律法规得到了普及,在很大程度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切切实实的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执法人员坚持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群众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的三位一体普法系统已初具雏形,使得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已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支不可获缺的筯脉。但也不可不看到法治宣传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法治新闻宣传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新闻宣传较为僵化,注重表面。纵观近几年的法治新闻宣传,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对法律法规的普及作用,但是从总的方面来说,形式较为单一,老套,没有及时捕捉法治新亮点、新焦点,喜欢用程式化的形式进行宣传,比如以案说法的四段论式,缺乏新意;
(二)法治新闻宣传没有紧跟时代宣传的旋律和脉膊。如今的时代是短视频的时代,是流量为王的时代,只有赢得得更多老百姓的眼球,赢得关注,才能让更多的法律法规的普及渗透到老百姓的心中去。如今,抖音、短视频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法治新闻工作者要及时地看到这一现象,利用这个点开展法治新闻宣传。
(三)法治新闻的专业性人才缺乏。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要做好法治新闻宣传工作除了需要综合性的法律法规知识,还需要视频剪辑,处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当一则新闻出来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策划,让新闻象文学小说或者电影一样,让受众得到吸引,所以说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要会写脚本,能懂策划,用讲故事的全景式设计,在注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让新闻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法治新闻的整合性不够。法治建设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不断提升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应运而生的法治宣传工作也应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表现在法治宣传工作方面,就是要强化各个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部门能精准配合,协同共管,抓出效果,抓出成效。今后一定要抓住法治宣传的突破点:
三、法治新闻宣传的突破点
(一)继续抓好传统方式的宣传。因为传统方式的宣传还有一定的受众。有一部分年年龄较大的公民,还有一部分习惯通过纸媒学法的受众,所以我们旧式的宣传模式一定不能丢。以前证明卓有成效的以案释法,夜校,宣讲团等形式都是不错的形式,必须持之以恒的继续开展;
(二)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如今流量为王的现实,法律法规的宣传要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让广大受众欣然接受,并且化为自己的内生动力,培养出更多学法用法的好公民;(二)增强法律宣传的生动性。如今是小视频的时代,一个很短的视频可以把一些法律知识很生动形象贯彻其中,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三)不断提高微信公众号和抖音作品的质量。目前大多数单位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的介绍,既是本单位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的宝地,也是让更多群众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主要阵地。要珍惜这个阵地,努力打造优质的节目,以讲好故事的理念,让法律法规的普及鲜活起来,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