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品牌质量网-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国家级中央在京科技期刊《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的官方网站。全国产品质量网络投诉联盟智库平台,消费品执法打假协作联盟专家智库建设平台,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摸排平台。

会同县“沙盒”监管推动信用、电商监管深度融合,促营商环境再提高

发布时间:2023-11-29    来源:中国品牌质量网    浏览量: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会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贺健  黄贞任 )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日益扩大,其对社会和经济增长、就业及结构调整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今年以来,会同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对电商新产业新业态开展“信用沙盒”监管,推动形成信用、电商监管深度融合、协调推进,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政企协同共治监管的新模式。

  一是实施信用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会同县市场监管局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选取新电商产业探索应用“沙盒”监管模式。对“盒内”经营主体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采取信用承诺制,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采取行政指导、属地管理、企业自律三结合的形式,以不触犯安全底线为原则,全程运用投诉举报、协办交办、网络监管、信用承诺等方式进行动态监管,在风险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

  二是推动信息共享,将电商平台内正常经营、信用记录为A\B级的电商经营者纳入“信用沙盒”,并实行动态管理。对“沙盒”内的经营主体,采取信任监管、宽松监管的措施,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鼓励和支持电商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信用承诺,并通过网站或平台将承诺事项主动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坚守安全底线,对纳入“信用沙盒”内的经营主体,推行信用惩戒缓冲,营造宽松经营环境的同时,设置不可逾越的监管底线,一旦触碰监管底线,即启用“触发式”监管执法,对违法行为“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并通过电商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发出行政指导信息,督促主体限期整改,违法违规主体将自动移出“信用沙盒”。同时多渠道向平台内经营者推送法律法规规定、违法违规风险、年报填报指南、信用修复方法等行政提示信息,帮助网络交易经营主体防范化解失信风险,有效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

  四是规范日常检查,完善信用监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转办交办案件线索外,对电商行业经营主体的检查都要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进行;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沙盒”中电商经营主体,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降低比例和频次,最大程度减少对电商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打扰;在监管执法中,以行政提示、行政建议、行政约谈等柔性监管方式为主。

  会同县自2016年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以来,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培养了电商主体,增强了电商企业的内生动力,助推了特色农产品出山进城,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通过实行“沙盒”监管的新模式,切实增强信用监管的专业性和穿透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幅提升电商市场监管效率,不断促进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在包容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