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品牌质量网-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国家级中央在京科技期刊《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的官方网站。全国产品质量网络投诉联盟智库平台,消费品执法打假协作联盟专家智库建设平台,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摸排平台。

巴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双打”“铁拳”行动深入开展农资产品质量监管

发布时间:2023-05-29    来源:中国品牌质量网    浏览量: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巴州市场监管局  孙永久  许铭剑 )  据本刊通讯员报道,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自治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双打”“铁拳”行动工作部署,我局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侵权假冒专项整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加大案件督查督办力度,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组织各县市局依法打击查办重点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围绕特种设备、危化品、电线电缆钢筋、电动自行车、地膜化肥等方面的部署,明确分工,精准重拳出击,依法查办一批群众身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扎实开展农资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强化对农业生产资料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解决市场监管“僵化、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

  一、紧扣关键时节、做好春耕护农

  根据自治州党委关于保障粮食安全部署要求,充分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切实加强农资产品监管力度,不误农时助生产。年初,局党组书记狄韶华带队赴重点县市农资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农户使用农资的困难诉求,针对关注度高、反映集中的农资产品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会议对农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春耕护农”农资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及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聚焦化肥、农用地膜等重点产品,抓住关键环节,以生产企业、城乡结合部批发市场、农资经营集散地、农村销售网点为重点区域,统筹质量监管、执法稽查、检验检测等科室,形成合力,重拳整治农资产品行业乱象。

  二、化肥产品监管方面

  重点整治产品包装标识标注不规范、虚假宣传等问题,严查肥料产品有效养分不足、以次充好,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制假售假、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行为。

  1.执法联动、检验机构协同配合,对库尔勒市周边6家化肥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其中,对新疆某化肥有限公司涉嫌生产不合格钾肥案立案查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

  2.组织执法骨干,赴库尔勒重点县市,采取手教面带、以查代训等方式,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通过对12家肥料生产企业,5个农资销售市场现场检查,查处虚假宣传、伪造产地的化肥生产企业8家,发现销售领域涉嫌虚假宣传、质量问题线索5个,已移交所在地县市局进一步查办。

  3.在监督抽查工作中,对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包装标识不规范、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化肥产品,由检验检测中心质检所抽样人员及时跟进,现场抽样,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20批次化肥产品抽样、检验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检出不合格产品6批次,后处理工作已转办当地县市局。

  三、农用地膜产品监管方面

  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抓手,全面摸排农膜生产企业,严查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10毫米农膜行为。通过进一步排查,全州有42家农用地膜生产企业,其中37家正常生产,5家停产停业。

  1.我局联合辖区县市局,组织30家农膜生产企业召开产品质量提升会,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严守农膜厚度底线,并向与会企业通报我局2022年查办的1起生产厚度小于0.010毫米农膜移交公安提起公诉的情况,通过警示教育,有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意识。

  2.集中执法力量,对库尉轮等重点县市9家农膜生产企业及5个农资销售市场进行突击检查。联合州农业农村局,对8家重点关注农膜生产企业的产品厚度进行现场查验,均未发现生产厚度小于0.01毫米农膜产品的违法行为。

  3.开展销售领域农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0批次,未检出不合格产品。目前,我州农膜生产期即将结束,仅轮台县1家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其余36家企业均已停产。

  四、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总局62号令、75号令、76号令发布以来,我局以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管作为先手棋,摸清企业底数,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助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全州13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均已按照《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立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等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五、将“双打”“铁拳”行动与日常监管结合。

  截止目前,巴州市场监管系统“铁拳”行动共立案查处543起案件(农资类案件22件)。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围绕民生领域易发的违法环节,将“双打”与日常监管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服务行业,以及农村与城乡接合部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多发的重点区域,坚持“快准严”的执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