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莅临长春市监局新区分局 调研经营主体准入制度改革落地成效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春新区分局 石美琦 ) 2025年7月16日,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调研组来到长春新区,围绕经营主体准入制度改革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由学会相关负责人带队,成员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中央财经大学、四川民族学院以及十五个城市的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代表。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区分局代表吉林省作经营主体准入工作成效汇报讲解,调研组与省、市、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就改革举措、经验做法及下一步工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改革落地激发市场活力
新区分局结合长春新区产业特点(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为主)积极探索,推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注册资本限期认缴制度落地见效,经营主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新设企业中,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占比近六成,同比增长显著,显示初创企业更倾向于“轻资产”模式以降低初期资金压力。区内41家重点企业已全部完成注册资本限期认缴制度的过渡工作。2024年7月1日至今注销企业共4362家,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未出现因注册资本政策调整导致的集中注销现象,体现经营主体整体稳定性较强,展现出良好的政策适应性。
二、集成服务跑出“新区速度”
新区分局严格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注销实现全程网办,简易注销程序公示期压缩至20天;“个转企”转型流程缩短至3个工作日,556家个体户成功升级;跨区迁移实现“零跑动”。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获得企业广泛好评。同步深化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企业变更“一件事”等改革,未来将继续推动“一件事”增项扩容,即将推出办理频次较高的开办零售药店“一件事”等事项,不断提高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三、改革红利释放多重效益
改革成效已深度渗透政务、市场与社会各领域。政务端,"e窗通"系统整合17大类37小项许可,平均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市场端,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投诉率下降43.75;社会端,全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0.8万户,企业占比33.52%,今年新设企业同比增长11.63%,带动就业1.2万人。
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调研组对新区改革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下一步,新区分局将继续深化准入制度改革,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