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品牌质量网-由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管主办国家级中央在京科技期刊《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的官方网站。全国产品质量网络投诉联盟智库平台,消费品执法打假协作联盟专家智库建设平台,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摸排平台。

土家山寨筑防线 清江河畔话食安——长阳答卷:全链条无缝监管,让土家农产“码”上放心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中国品牌质量网    浏览量: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向清丽  姜勇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公众身体健康,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特色食用农产品主要包括清江鱼、长阳魔芋、长阳金栀、高山无公害蔬菜资丘木瓜等,长阳作为全国高山蔬菜产业的发源地,拥有近40年的深厚发展积淀,高山蔬菜已成为长阳的优势产业,如何打造‘长阳山蔬’区域公用品牌,助力山蔬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切实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这成了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决定市场监管局统筹,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局、生态环保等部门组成的工作机制,紧扣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全程管控要求,以构建全链条、全环节、全覆盖监管体系为目标,精准选定 8 家覆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全环节的试点单位,构建“部门协同、智能追溯、社会共治”的防控体系。以二维码为载体,生产主体源头赋码,各流通环节识码用码的解决方案,搭建起农产品种植,流通,加工,追溯等"从土壤到餐桌"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全链严管守护清江味,多元共治擦亮长阳农产牌。

  一是统筹联动,多元协同促共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打破部门壁垒,强力推动从“分段监管”到“协同作战”的治理变革。一盘棋统筹,打破职能藩篱。县委、县政府高位统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农业、市场监管、公安、发改等多个部门拧成一股绳,统一指挥,信息互通,实现了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无缝衔接。

  二是精准施策,智慧赋能织密网。实行“户照式进出”,长阳对进入食用农产品全链条试点的农业种养殖户,可通过本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将承诺达标合格证和快检报告实时自动上传到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平台实时和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同步传输到流通环节相关市场主体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上;对没有上链的企业市场主体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拍照,将快检报告、承诺达标合格证上传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大数据风险防控分析预警平台。对不能完成上述工作的市场开办方实行批批检测,确保“入市产品必检、合格产品准入 ”。建立“触发式协查”,出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问题通报协查机制》,打通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及村级组织之间的数据接口,消除部门壁垒,实现种植、流通、消费数据无缝流转,合格证、快检结果与执法案件信息互联互通。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风险会商、整合监管资源、开展联合执法;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种养殖环节源头管控与合格证管理;县市场监管局推进流通体系快检室建设;县教育局强化校园餐饮监管,县农业农村局在种养殖环节发现问题隐患通过平台推送县市场监管局,县市场监管局立即进行排查,涉嫌犯罪即时移送县公安局,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格局。推行“通关式快检”。县市场监管局在各乡镇市场监管所及重点单位建成“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智能快检设备+公示系统”三位一体数智化快检室19个和县级数智快检中心1个,完成快检10299批次,处理隔断1074个风险品次。同时,根据本县农产品品类特点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食用农产品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分级分类标准及对应的检查频次与监管措施,实施精准化分类快检工作。

  构建“血缘式追溯”,县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打造覆盖生产、流通、销售全环节的追溯平台。种养殖端通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分析预警平台或手机端小程序企业端,即时上传快检报告、承诺达标合格证,同步至两大平台;市场流通端经营主体落实核查准入,补齐快检数据自动上传;餐饮端依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分析预警平台关联采购数据,实现“源头可控—入市把关—餐饮查验 ”全闭环。同时消费者可通过扫码等方式,便捷查询产品产地、种养过程、检测结果及销售渠道等全流程信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长阳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要立足部门职能,以技术破局、政策助力、品牌赋能,积极探索土家族食用农产品的特色亮点,通过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措施,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助力农民产业致富路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