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六) (危险化学品石油产品部分)
单元序号 | 产品单元 | 产品序号 | 产品品种 | 发证范围 |
1 | 液化石油气 | 1 | 商品丙丁烷混合物# | 生产液化石油气的石化炼厂(油气田生产的液化石油气除外)。 |
2 | 车用液化石油气 | 车用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企业。 | ||
3 | 工业丙烷 | 由炼厂气经脱硫、分离而制得的工业丙烷产品。 | ||
4 | 工业丁烷 | 由炼厂气经脱硫、分离而制得的工业丁烷产品。 | ||
2 | 汽油 | 5 | 车用汽油# | 由石油制取或由石油制取的加有改善性能添加剂的车用汽油的石化炼厂。 |
单元序号 | 产品单元 | 产品标准序号 | 产品标准名称 | 产品标准号 | 相关标准名称 | 相关标准号 |
1 | 液化 石油气 |
1 | 液化 石油气 |
GB 11174-2011 |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 SH/T 0221-1992(2004) |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 | GB/T 12576-1997 | |||||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 SH/T 0230-1992 | |||||
液化石油气残留物测定法 | SY/T 7509-2014 |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 SH/T 0232-1992(2004) | |||||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 SH/T 0222-1992(2004) | |||||
液化石油气硫化氢试验法(乙酸铅法) | SH/T 0125-1992(2006) | |||||
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法(层析法) | SH/T 0231-1992 | |||||
2 | 车用液化石油气 | GB 19159-2012 |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 SH/T 0221-1992(2004) | ||
液化石油气 密度和蒸气压的计算方法 | ISO 8973-2013 | |||||
液化石油气马达法辛烷值的计算方法 | GB 19159-2012 附录A |
|||||
工业丙烷、丁烷组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 SH/T 0614-1995(2004) | |||||
液化石油气硫化氢试验法(乙酸铅法) | SH/T 0125-1992(2006) |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 SH/T 0232-1992(2004) | |||||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气态烃和液化石油气中总挥发硫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6667-2014 | |||||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 SH/T 0222-1992(2004) | |||||
液化石油气中油溶性残留物的测定 高温气相色谱法 | GB/T 30518-2014 | |||||
工业丙烷、丁烷组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 SH/T 0614-1995(2004) | |||||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测定法(LPG法) | GB 19159-2012 附录B |
|||||
液化石油气 密度和蒸气压的计算方法 | ISO 8973-2013 | |||||
液化石油气绝对蒸气压和表压的计算方法 | GB 19159-2012 附录C |
|||||
不同牌号液化石油气对应40℃时的蒸气压限值 | GB 19159-2012 附录D |
|||||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 目视法 | GB/T 30517-2014 | |||||
液化石油气的气味检测方法 | GB 19159-2012 附录E |
|||||
3 | 工业丙烷 | SH/T0553-1993(2005) | 工业用裂解碳四的组成测定气相色谱法 | SH/T 1141-2015 | ||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测定法(LPG法) |
GB/T 12576-1997、 GB19159-2012 附录B |
|||||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 | GB/T 12576-1997 |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 SH/T 0232-1992(2004) | |||||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 SH/T 0222-1992(2004) | |||||
4 | 工业丁烷 | SH/T0553-1993(2005) |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 SH/T 0230-1992 | ||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测定法(LPG法) | GB/T 12576-1997、 GB19159-2012附录B |
|||||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 | GB/T 12576-1997 |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 SH/T 0232-1992(2004) | |||||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 SH/T 0222-1992(2004) | |||||
2 | 汽油 | 5 | 车用汽油 | GB 17930-2016 |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 研究法 | GB/T 5487-2015 |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 马达法 | GB/T 503-2016 | |||||
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 8020-2015 | |||||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 | GB/T 6536-2010 | |||||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 雷德法 | GB/T 8017-2012 | |||||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 | GB/T 8019-2008 | |||||
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诱导期法 | GB/T 8018-2015 | |||||
轻质石油馏分和产品中芳烃组成和苯的测定 多维气相色谱法 | GB/T30519-2016 | |||||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GB/T 11140-2008 | |||||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 SH/T 0253-1992 | |||||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 SH/T 0689-2000 | |||||
汽油中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SH/T 0742-2004 | |||||
石油产品和烃类溶剂中硫醇和其他硫化物的检测 博士试验法 | NB/SH/T 0174-2015 | |||||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 (U形振动管法) |
SH/T 0604-2000 | |||||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 GB/T 5096-2017 | |||||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 GB/T 259-1988(2004) | |||||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 SH/T 0693-2000 | |||||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 SH/T 0713-2002 | |||||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 GB/T 11132-2008 | |||||
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 | SH/T 0741-2010 | |||||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B/SH/T 0663-2014 | |||||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 SH/T 0711-2002 | |||||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 SH/T 0712-2002 | |||||
石油计量表 | GB/T 1885-1998(2004) | |||||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 微量法 | SH/T 0794-2007 | |||||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 度计法) |
GB/T1884-2000 (2004) |
序号 | 产品单元 | 设施名称 | 设施要求 |
1 | 液化石油气 | 裂解车间、气分车间、储罐、环境条件、水电等。 | 设施、场地布局合理、需要时进行有效隔离,面积应能满足工作的正常进行。 |
2 | 汽油 | 蒸馏车间、二次加工车间、储罐、环境条件、水电等。 |
序号 | 产品单元 | 设备名称 | 设备要求 |
1 | 液化石油气 | 1.制取/精制装置 2.气分装置 3.充装设备。 |
1.制取/精制装置、气分装置满足产品的组成及杂质控制要求。 2.充(灌)装设备要求带计量装置,管道输送时可不要求充(灌)装设备。 |
2 | 汽油 | 1.蒸馏装置 2.二次加工装置 3.调合装置 |
1.二次加工装置包括催化裂化装置、加氢装置等; 2.调合装置包括储存装置、常压储罐容器等。 |
序号 | 产品单元 | 设施名称 | 设施要求 |
1 | 液化石油气 | 检测实验室 | 检测实验室应具有天平室、加热室、化学分析室、仪器分析室和留样室,并且做到合理分开。 |
2 | 汽油 |
序号 | 产品 单元 |
产品 品种 |
检验项目 | 依据标准 及条款 |
检验设备 精度或测量范围 |
备注 |
1 | 液化石油气 | 商品丙丁烷混合物 | 密度(15℃) | GB 11174-2011液化石油气 | 压力密度计或气相色谱仪【1kg/m3或0.1%(体积分数)】 | |
蒸气压 | 蒸气压测定仪或气相色谱仪【3.5kPa或0.1%(体积分数)】 | |||||
组分含量 | 气相色谱仪【0.1%(体积分数)】 | |||||
残留物 | 残留测定仪(0.05mL) | 每季度一次 | ||||
铜片腐蚀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仪(水浴±0.5℃/温度计0.1℃) | 每季度一次 | ||||
总硫含量 | 硫含量测定仪 (10mg/m3) |
|||||
硫化氢 | 液化石油气硫化氢检测仪(4mg/m3) | |||||
游离水 | 可在测量密度时目测试样 | |||||
车用液化石油气 | 密度(15℃) | GB 19159-2012车用液化石油气 | 压力密度计或气相色谱仪【1kg/m3或0.1%(体积分数)】 | 按照标准规定执行 | ||
硫化氢 | 液化石油气硫化氢检测仪或硫化氢检测试纸(4mg/m3) | |||||
铜片腐蚀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仪(水浴±0.5℃/温度计0.1℃) | 每个月一次 | ||||
总硫含量 | 硫含量测定仪 (2mg/m3) |
|||||
蒸发残留物 | 气相色谱仪(1mg/kg) | |||||
C5及以上组分质量分数 | 气相色谱仪【0.1%(体积分数)】 | 按照标准规定执行 | ||||
蒸气压 | 蒸气压测定仪或气相色谱仪【19.0kPa或0.1%(体积分数)】 | |||||
最低蒸气压(表压)为150kPa的温度 | 计算法(±0.5℃) | |||||
游离水 | 水分仪或密度仪控温目测 | |||||
工业丙烷 | 组分 | SH/T0553-1993(2005)工业丙烷、丁烷 | 气相色谱仪【0.1%(体积分数)】 | |||
蒸气压 | 蒸气压测定仪或气相色谱仪【3.5kPa或0.1%(体积分数)】 | |||||
铜片腐蚀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仪(水浴±0.5℃/温度计0.1℃) | 每季度一次 | ||||
总硫含量 | 硫含量测定仪 (2mg/m3) |
|||||
工业丁烷 | 组分 | SH/T0553-1993(2005)工业丙烷、丁烷 | 气相色谱仪【0.1%(体积分数)】 | |||
蒸气压 | 蒸气压测定仪或气相色谱仪【3.5kPa或0.1%(体积分数)】 | |||||
铜片腐蚀 |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仪(水浴±0.5℃/温度计0.1℃) | 每季度一次 | ||||
总硫含量 | 硫含量测定仪 (2mg/m3) |
|||||
2 | 汽油 | 车用汽油 | 研究法辛烷值(RON) | GB 17930-2016车用汽油 | 辛烷值机(0.1个辛烷值) | 允许企业委托检验 |
抗爆指数 (RON+MON)/2 |
辛烷值机(0.1个辛烷值) | 按照标准规定执行,允许企业委托检验 | ||||
铅含量 | 原子吸收测定仪 (0.001g/L) |
按照标准规定执行 | ||||
馏程 |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仪(0.5℃) | |||||
蒸气压 | 蒸气压测定仪(0.5kPa) | |||||
胶质 | 喷射胶质仪 (0.2mg/100ml、0.1mg) |
|||||
诱导期 |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1min) | 按照标准规定执行 | ||||
硫含量 | 硫含量测定器(1mg/kg) | |||||
博士试验 | 带塞量筒(0.5mL) | |||||
铜片腐蚀 |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器(水浴±1.0℃/温度计1℃) | |||||
水溶性酸或碱 | 分液漏斗、试管、量筒等(0.05pH) | |||||
苯含量 | 气相色谱仪(0.1%体积分数) | |||||
芳烃含量 | 液体石油烃类测定器(0.1%体积分数)气相色谱仪(0.1%体积分数) | |||||
烯烃含量 | 液体石油烃类测定器(0.1%体积分数)气相色谱仪(0.1%体积分数) | |||||
氧含量 | 气相色谱仪(0.1%质量分数) | |||||
锰含量 | 原子吸收测定仪 (0.001g/L) |
按照标准规定执行,允许企业委托检验 | ||||
铁含量 | 原子吸收测定仪 (0.001g/L) |
按照标准规定执行,允许企业委托检验 | ||||
密度(20℃) |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器(0.2kg/m3) | |||||
酸度计 | 0.05PH |
序号 | 产品名称 | 产品单元 | 产品品种 | 企业申请内容 | 实地核查 结果 |
检验报告内容 | 确认证书产品许可范围 |
1 | 危险化学品石油产品 | 液化石油气 | 1、商品丙丁烷混合物 2、车用液化石油气 |
液化石油气,商品丙丁烷混合物和车用液化石油气 | 合格 | 提供车用液化石油气高检验报告 | 液化石油气:商品丙丁烷混合物,车用液化石油气 |
2 | 汽油 | 车用汽油 | 汽油,车用汽油 | 合格 | 提供车用汽油检验报告 | 汽油:车用汽油 |
序号 | 产品单元 | 产品品种 |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标准 | 检验方法依据标准 |
1 | 液化 石油气 |
商品丙丁烷混合物 | 组分含量 | GB 11174-2011液化石油气 |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SH/T 0221-1992(2004)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 GB/T 12576-1997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SH/T 0230-1992 液化石油气残留物测定法 SY/T 7509-2014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SH/T 0232-1992(2004)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22-1992(2004) 液化石油气硫化氢试验法(乙酸铅法) SH/T 0125-1992(2006) 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法(层析法) SH/T 0231-1992 |
残留物 | |||||
铜片腐蚀 | |||||
总硫含量 | |||||
硫化氢 | |||||
车用液化石油气 | 硫化氢 | GB 19159-2012车用液化石油气 |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SH/T 0221-1992(2004) 液化石油气 密度和蒸气压的计算方法 ISO 8973-2013 液化石油气马达法辛烷值的计算方法 GB 19159-2012附录A 液化石油气硫化氢试验法(乙酸铅法) SH/T 0125-1992(2006)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SH/T 0232-1992(2004)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气态烃和液化石油气中总挥发硫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6667-2014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22-1992(2004) 液化石油气中油溶性残留物的测定 高温气相色谱法 GB/T 30518-2014 工业丙烷、丁烷组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614-1995(2004)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测定法(LPG法) GB 19159-2012附录B 液化石油气 密度和蒸气压的计算方法 ISO 8973-2013 液化石油气绝对蒸气压和表压的计算方法 GB 19159-2012附录C 不同牌号液化石油气对应40℃时的蒸气压限值 GB 19159-2012附录D 液化石油气中游离水的试验 目视法 GB/T 30517-2014 液化石油气的气味检测方法 GB 19159-2012附录E |
||
铜片腐蚀 | |||||
总硫含量 | |||||
蒸发残留物 | |||||
C5及以上组分质量分数 | |||||
最低蒸气压(表压)为150kPa的温度 | |||||
工业丙烷 | 组分 | SH/T0553-1993 (2005)工业丙烷、丁烷 |
工业用裂解碳四的组成测定气相色谱法 SH/T 1141-2015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测定法(LPG法) GB/T 12576-1997、GB19159-2012附录B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 GB/T 12576-1997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SH/T 0232-1992(2004)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22-1992(2004) |
||
蒸气压 | |||||
铜片腐蚀 | |||||
总硫含量 | |||||
工业丁烷 | 组分 | SH/T0553-1993(2005)工业丙烷、丁烷 |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SH/T 0230-1992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测定法(LPG法) GB/T 12576-1997、GB19159-2012附录B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 GB/T 12576-1997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 SH/T 0232-1992(2004)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22-1992(2004) |
||
蒸气压 | |||||
铜片腐蚀 | |||||
总硫含量 | |||||
2 | 汽油 | 车用汽油 | 研究法辛烷值(RON) | GB 17930-2016车用汽油 |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 研究法 GB/T 5487-2015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 马达法 GB/T 503-2016 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8020-2015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 GB/T 6536-2010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 雷德法 GB/T 8017-2012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 GB/T 8019-2008 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诱导期法 GB/T 8018-2015 轻质石油馏分和产品中芳烃组成和苯的测定 多维气相色谱法 GB/T30519-2016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1140-2008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53-1992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689-2000 汽油中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SH/T 0742-2004 石油产品和烃类溶剂中硫醇和其他硫化物的检测 博士试验法 NB/SH/T 0174-2015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 (U形振动管法) SH/T 0604-2000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5096-2017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GB/T 259-1988(2004)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693-2000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713-200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GB/T 11132-2008 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 SH/T 0741-2010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NB/SH/T 0663-2014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711-200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712-2002 石油计量表 GB/T 1885-1998(2004)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 微量法 SH/T 0794-2007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 度计法) GB/T1884-2000(2004) |
抗爆指数(RON+MON)/2 | |||||
铅含量 | |||||
馏程 | |||||
蒸气压 | |||||
胶质 | |||||
诱导期 | |||||
硫含量 | |||||
博士试验 | |||||
铜片腐蚀 | |||||
水溶性酸或碱 | |||||
苯含量 | |||||
芳烃含量 | |||||
烯烃含量 | |||||
氧含量 | |||||
锰含量 | |||||
铁含量 | |||||
密度(20℃) |
序号 | 产品单元 | 生产设施名称 | 设施特征及用 途描述 |
生产设备、 工艺装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设备编号 | 其他 | 备注 |
序号 | 产品单元 | 检验设施名称 | 设施特征及用途描述 | 检验项目 | 依据标准及条款 | 检验设备 名称 |
设备规格 型号 |
设备编号 | 精度或测量范围 | 用途(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等) | 备注 |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岗位 | 职务/职称 | 学历 | 所学专业 | 身份证号 | 备注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和要点 | 核查情况 | 结论 | 备注 | |
1 | 申请材料 | |||||
1.1 | 营业执照 | 1)申请书填写的住所与营业执照是否一致;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1.经营范围是广义的概念,可按行业或大类分,只要涵盖申请许可证产品即可; 2. 1)~2)款,若为填写错误允许勘误,此类情况不作为不符合。 3. 1)~3)款任一款为否时判不符合。 |
|
2)实际生产地址与申请书填写的是否一致; | o 是;o 否: | |||||
3)实际生产地址与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是否一致(实际生产地址应与营业执照住所同地址,若不同,该生产地址应工商登记或备案);经营范围是否涵盖申请许可证产品;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 o 是;o 否: | |||||
1.2 | 检验报告 | 4)企业申请时提交的合格的产品检验报告的出具机构是否获得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认定的检验范围是否包含本实施细则要求的产品标准,且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的检验项目是否覆盖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产品检验项目(见附件1);监督抽查检验报告是否为省级以上的监督抽查;产品检验报告或监督抽查检验报告是否为1年以内的。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核查内容有一项为否,应判不符合。 | |
1.3 | 产业政策 |
|
o 是;o 否; o 不适用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此项不适用 |
1、企业提供文件证明符合产业政策,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承诺书与实际情况一致,判定符合,否则为不符合 2、如果产品不涉及产业政策,则为不适用。 |
|
2 | 人员能力 | |||||
2.1 | 技术 人员 |
6)是否熟悉所申请的产品标准。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6)~7)均为否时判不符合。 |
|
7)是否具有相关产品专业技术知识。 | o 是;o 否 | |||||
2.2 | 检验 人员 |
8)现场观察检验人员进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检验人员是否能够规范操作,其操作是否符合检验规程,并正确作出判断。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检验人员操作不正确,则判不符合。 | |
2.3 | 操作工人 | 9)现场核查每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实际生产操作情况,工人是否能规范操作,其操作是否符合技术工艺文件的规定。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人操作均不正确,则判不符合。 | |
3 | 生产和检验设施设备 | |||||
3.1 | 基础 设施 |
10)是否具备满足其生产、检验所需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并运行正常。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现场核对并观察设施状况,如为否时,判不符合。 | |
3.2 | 设备 工装 |
11)企业是否具有细则表3-2规定、与其生产产品、生产工艺及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并运行正常。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对照细则、企业设备档案及现场进行核对,如为否,判不符合。 | |
3.3 | 检验 设备 |
12)企业是否具有细则表3-4规定、与其生产产品、生产工艺及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采购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所需的检验仪器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检验要求;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1.对照细则、现场进行核对并观察仪器设备运行状况,12)为否时,判不符合。 2、如为共建的,应在核查报告中载明。 |
|
13)检验仪器设备是否是自有,还是共建,其手续是否完备。 | o 自有;o 共建; 相关证明文件: o 是;o 否: |
|||||
4 | 技术文件 | |||||
4.1 | 工艺流程 | 14)工艺流程图是否与其生产实际相吻合。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14)~15)均为否时,判不符合。其中一款为否,可判为建议改进。 | |
15)是否标明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 o 是;o 否: | |||||
4.2 | 技术工艺文件 | 16) 对于本办法4.1中识别和确认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现场核查每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否编制有相关技术工艺文件。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16)~17)均为否时,判不符合。 | |
17)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明确了具体的控制参数,其参数是否进行适宜的验证并正确(须贯彻执行产品标准)。 | o 是;o 否: | |||||
4.3 | 检验文件 | 18)是否对采购重要原材料进货检验(或验证)等生产过程检验、出厂检验作出规定。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18)~19)均为否时,判不符合。 | |
19)是否编制了检验规程,其内容是否完整正确(应包括检验频次、检验样品数、抽样方式、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步骤、检验结果判定及处理)。 | o 是;o 否: | |||||
5 | 生产过程控制 | |||||
5.1 | 生产 记录 |
20)是否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如实的记录。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对于出现未做记录及记录多处不全的则为否,判为不符合。 | |
5.2 | 进货检验 | 21)采购重要原材料和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检验记录应完整、规范并符合相关规定。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出现检验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时为否,可判为建议改进。 | |
5.3 | 过程检验 | 22)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指标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并保留检验记录。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o 此项不适用 |
出现未做记录及记录多处不全的情况时为否,判为不符合。 | |
5.4 | 出厂检验 | 23)成品出厂是否按规定进行出厂检验,检验记录应完整、规范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出厂检验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对于出现未做记录及记录多处不全的则为否,判为不符合。 | |
5.5 | 不合格品控制 | 24)是否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作出明确规定并执行到位。 | o 是;o 否: | o 符合 o 不符合 |
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未作出明确规定的,为否,判为不符合。 |
序号 | 条款号 | 不符合程度 | 事实描述 |
在选框中打“√”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o 不符合 o 建议改进 |
|||
审查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企业代表签字: 企业公章 年 月 日 |
||
审查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
企业名称: | 生产地址: | 邮编: | |||||||
产品名称: | 联系人: | 电话: | 传真: | ||||||
产品单元(产品品种): | |||||||||
核查 结论 |
审查组根据《危险化学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六)(危险化学品石油产品部分)》,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对该企业进行了核查,共计核查出: 符合 条、不符合 条、建议改进 条。 其他情况说明: 经综合评价,本审查组对该企业的核查结论是: 。(注:核查结论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
||||||||
审查组成员 | 姓名(签字) | 单 位 | 职务(组长、组员) | 核查分工(条款) | 审查员证书编号 | ||||
企业负责人签字 | 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
序号 | 新版 | 旧版 | 说明 | ||||
产品单元 | 产品品种 | 发证范围 | 产品 单元 |
产品品种 | 发证范围 | ||
1 | 汽油 | 车用汽油# | 由石油制取或由石油制取的加有改善性能添加剂的车用汽油的石化炼厂。 | 汽油及煤油 | 车用 汽油# |
由液体烃类和由液体烃类及改善使用性能的添加剂组成的车用汽油的石化炼厂。 | 产品单元、发证范围变化 |
- | - | - | 煤油 | 由原油或其馏分油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制得煤油的生产企业 | 取消 |
序号 | 产品品种 | 产品标准(新版) | 产品标准(旧版) | 说明 |
1 | 车用汽油 | GB 17930-2016车用汽油 | GB 17930-2013车用汽油 | 标准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