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食品生产企业物料平衡检查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序号 | 检查范围 | 检查项目 | 检查要点 | 检查方法 | 相关资料 |
---|---|---|---|---|---|
1 | 资质 符合性 |
生产经营范围 | 检查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与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类别是否匹配; | 对比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内容与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许可内容。 | 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 |
实际生产情况 | 1.确认企业实际生产地址与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地址是否一致; 2.企业实际生产的食品是否符合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许可范围。 |
查看生产现场,抽查销售记录。 | 食品生产许可证 销售记录(销售合同) |
||
2 | 管理制度 | 进货查验 记录制度 |
1.是否建立进货查验制度; 2.是否按照制度执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如实记录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向供货者索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证件的),和索取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许可证复印件。 |
1.查看进货查验制度; 2.结合物料平衡核算,查验所抽取批次的原料采购订单、进货查验记录及留存的资料,验证符合性和完整性。 |
采购订单、原辅料验收记录、供应商信息资料、原料台账信息的记录,包括:进货原辅料批次号等信息、进口原辅料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证书、肉类等高风险食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等。 |
2 | 管理制度 | 生产过程 控制制度 |
1.原辅料入库、贮存、出库、生产使用的相关信息; 2.配投料信息(数量、配比、生产班次、工艺参数、配投料人员等); 3.根据需要记录相关操作人员和设备设施的信息,确保风险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落实等。 |
1.查看相关制度规定; 2.现场核查配料与配方的符合性; 3.结合现场核查,查验所抽取批次原辅材料入库、贮存、出库、生产使用的记录及留存的资料,结合物料平衡核算,验证符合性和完整性。 |
生产工艺流程图、产品配方表、生产任务单、生产作业记录单、原辅料出入库台账等。 |
出厂检验制度 | 1.检验批号、检验日期、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及检验人员等内容等; 2.开展过程检验的还应包括生产过程检验的相关信息。 |
1.查看相关制度规定,结合现场核查,查验所抽取批次半成品、成品的检验相关的记录及留存的资料,结合物料平衡核算,验证符合性和完整性; 2.抽查检验人员的资质,采取访谈方式确认检验人员能力; 3.实地查看工厂检验实验室的检测设备、标准品、试剂等配置情况,抽查使用记录。 |
产品检验报告,产品出入库台账 | ||
不合格产品及留样管理制度 | 1.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是否如实记录并反映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情况; 2.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留样以及处置的情况; 3.是否有标识存放不合格品及留样的区域。 |
1.查看制度,现场查看不合格样品及留样的区域; 2.结合物料平衡现场核查和核算,检查所抽取批次的记录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
不合格品记录表以及登记台账、留样产品记录表以及登记台账等,检查仓库等专门存放地是否特别标识。 | ||
食品安全召回管理制度 | 1.是否建立食品安全召回制度; 2.如有召回,检查召回产品的信息是否如实登记入库及处置。 |
1.查看制度; 2.查看模拟召回或实际召回的记录 |
产品召回及处理记录。 | ||
3 | 物料平衡 核算 |
原辅料采购情况 | 1.验收数量与实际入库数量:采购验收数量<实际入库数量,查是否存在未知批次原料非预期入库情况; 2.关注生产领用数量与仓库出口数量:生产领用数量>仓库出库数量,说明生产领用了未记录批次信息的原料,因该原料未提供合格证明文件,存在掺杂风险; 3.关注账面结存数、仓库出入库数量的关系:账面结存数量kg(结束日期时)+仓库出库数量>账面结存数量(开始日期前)+入库数量,说明仓库出库到生产时掺杂了其他不明批次原料,存在掺杂风险; 4.关注相同原料在抽查期间的采购价格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可能存在以此充好的风险; 5.材料出库数据与生产投料领用数据,验证生产投料时是否混入未知批次原物料; 6.仓库账面库存与实际盘点,验证仓库是否将未知批次原物料发放到生产使用; 7.入库数量与收集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COA文件载明的检验合格数量,验证是否入库未在合格证明文件涵盖内的原物料; 8.抽查原物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确认企业是否存在使用过期物资现象; 9.进口原料查无证据情况:检查时部分企业现场和仓库无原料,只提供过往验收、出库记录,且同一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长时间内重复使用,因无法核查供应商该批次进口原料实际销售记录,无法确认企业用原料实际是否合规; |
1.现场核查; 2.核算所抽查批次的记录和财务资料,重点关注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 |
订单/合同、产品验收记录、出入库记录、领用记录等及相关财务资料。 |
生产过程 | 1.包装工序涉及包装材料批次、数量等信息,与成品批次进行比对; 2.考虑半成品、成品消耗:过程样品抽样量、半成品和成品检测抽样量、顾客样品抽样量、过程次品量、零头产品量、成品留样量等; 3.关注半成品入库数量、成品入库数量、发货数量、结存数量等几个关键数据; 4.在半成品包装工序需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不同批次混包现象。 |
现场核查,确认生产工艺; 核算所抽查批次的记录和财务资料。 |
内包装领用记录、半成品、成品入库记录、生产过程记录、抽样记录等和相关的财务资料。 | ||
3 | 物料平衡 核算 |
出厂检验 | 关注成品出厂检验日期与发货日期,是否存在未检验合格直接发货的情况。 | 核算所抽查批次的记录和财务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报告、发货记录等。 | 检验报告、发货记录等及相关财务资料。 |
食品添加剂 使用情况 |
1.对照产品属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验证配料记录是否存在超范围、超量使用限量食品添加剂。验证同色系限量色素添加剂占比之和、防腐剂添加剂占比之和是否大于1; 2.验证添加剂添加量是否超标时,第一步根据添加量核算在初始混合物中是否超过GB2760最大使用量,如果核算结果显示在初始混合物中未超标则需要进一步参考成品出品率核算添加剂在终产品中的含量,以进一步验证添加剂是否符合GB 2760要求; 3.部分食品添加剂在GB 2760的限量规定中,对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及其钠盐钙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硝酸盐等均规定了以特定的形式来计,而我们常使用的一般为盐类,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分子量占比换算问题【计算值供参考,具体以资质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为准】; 4.企业使用复合配料,需确认各限量添加具体组分和在组分中的占比,防止造成食品添加剂非预期超标使用,如企业复配添加剂为外购,考虑到供应商/复合配料生产企业对配方的保密,企业需严格按照复配配料建议的添加量使用,如企业超量使用需定期对产品中各限量添加剂进行含量检验,确保终产品持续合格。 |
现场核查当天生产批次的添加剂使用情况; 核算所抽查批次的添加剂使用记录; 复核抽查期间添加剂的库存及使用(采购、使用记录、添加剂台账等)。 |
添加剂采购订单/合同、验收记录、使用(配比)记录、产品配方、添加剂台账等及相关的财务资料。 | ||
标识标注 | 1.核实配料表的标注与实际添加情况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虚假标识; 2.查看标识标签内容是否规范,是否符合GB 7718、GB 28050等相关标准; 3.核实标签内容,确认是否有违法添加的情况。 |
1.现场核查当天生产批次的配料与产品配方、标签标识标注的一致性; 2.核查标签的合规性; 3.核查所抽查的批次的记录。 |
产品配方、标签、配料(投料)记录等。 |
物料种类 | 相关记录 |
原辅料 | 采购合同/订单、送货单、验收记录、仓库出入库记录、领料记录、相关的财务资料等 |
食品添加剂 | 采购合同/订单、送货单、验收记录、仓库出入库记录、领料记录、配料记录表、相关的财务资料等 |
包装材料 | 采购合同/订单、送货单、验收记录、仓库出入库记录、领料记录、生产包装记录表、相关的财务资料等 |
半成品、成品 | 半成品/成品出入库记录、投料记录、生产过程记录、销售记录、抽样(检验、样品销售)/留样记录、销售记录、相关的财务资料等 |
序号 | 原辅料名称 | 采购数量 | 贸易商名称 | 生产商名称 | 订单号/合同号 |
1 | |||||
2 | |||||
3 |
序号 | 原辅料名称 | 进货日期 | 物料批次 | 合格验收 数量 |
入库数量 | 订单号 /合同号 |
财务数据核查 (正常/异常) |
1 | |||||||
2 | |||||||
3 |
序号 | 名称 | 入库数量 | 上期结存 | 实际 使用量 |
理论库存 | 实际清点 库存 |
偏差 | 备注 |
1 | ||||||||
2 | ||||||||
3 |
序号 | 包装名称 | 领用日期 | 批次 | 领用数量 | 对应成品 批次 |
差异数量 | 差异原因 |
1 | |||||||
2 | |||||||
3 |
序 号 |
食品 添加剂 名称 |
单位 | 相关记录 /记录日期 名称 |
对应生 产批次 |
添加 使用 数量 kg |
半成品 重量kg |
在半成品 中含量g/kg |
在终产品 /成品中 含量 g/kg |
最大 添加量 g/kg |
是否 合格 |
1 | ||||||||||
2 | ||||||||||
3 | ||||||||||
限量色素占比之和 | 占比之和是否大于“1”:是□ 否□ | |||||||||
限量防腐剂占比之和 | 占比之和是否大于“1”:是□ 否□ |
产品包装上配料表信息 | ||
生产加工过程用辅料汇总 | ||
包装配料表信息与实际使用物料对比是否有差异 | 有差异 (差异明细详细说明) |
|
无差异 |
序号 | 成品名称 | 生产日期 | 批号 | 原料名称 | 批号 | 用量 kg |
理论成品重量 kg |
实际成品重量 Kg |
差异数量Kg | 理论 出品率 % |
实际 出品率 % |
差异原因 |
1 | ||||||||||||
2 | ||||||||||||
3 | ||||||||||||
4 |
被检查企业 | |||
被检查企业地址 | |||
现场检查日期 |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
抽查产品 | |||
抽查期间 (批次) |
|||
现场检查企业 主要陪同人员 |
姓 名 | 部 门 | 职 务 |
现场检查结果: □ 未发现问题 □ 发现问题 | |||
现场检查结果描述 | |||
其他需说明情况 | |||
检查组签名 | 组 长: 年 月 日 | ||
检查员: 年 月 日 | |||
检查员: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