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品牌质量网-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国家级中央在京科技期刊《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的官方网站。全国产品质量网络投诉联盟智库平台,消费品执法打假协作联盟专家智库建设平台,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摸排平台。

一口羊肉半日鲜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中国品牌质量网    浏览量: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中国品牌质量网讯   (本刊通讯员  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  张晓娥  )    题记:你要问鄂托克前旗羊肉为什么那么鲜香,你就不能只说它地处北纬37°黄金养殖带的优势,你要说那560万亩有机牧场的洁净,说180种优质牧草的丰富资源,说“一无两高三低”的上乘品质,说羊群自由奔跑、肉质紧实的天然放养……

  作为传统牧业旗,鄂托克前旗家家户户擅长烹羊,无论是与羊为伍的牧民还是精打细算的市井小民,居家过日子都少不了羊肉,大锅煮炖手把肉、干崩羊肉、炒菜、做馅饼、烤羊背子,天长日久都练出了好手艺,虽是做法种种,但入口的感觉,任千人百口,就五字:鲜香无腥膻!

  如果你到鄂托克前旗人家做客,殷勤的主人决不会让餐桌上少了“羊肉”这道金牌大菜;如果你走进鄂托克前旗的饭店餐馆,头牌菜也一定是以羊肉为主角的。鄂托克前旗羊肉是最具代表性的佳肴,是当地餐饮行业的头牌,稳坐第一把交椅,其他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与之匹敌。

  鄂托克前旗羊肉滋养着鄂托克前旗人的胃,也征服着外地人的心,久居此地、打工暂居、旅游路过的,有很多人是因为羊肉爱上鄂前旗,继而爱上这片土地上的人,做了媳妇或女婿,告别江南水乡,结束候鸟生活,成了一个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的内蒙人。鄂托克前旗常住人口逐年增长,是不是也和羊肉有关呢?

  鄂托克前旗羊肉为什么这么香?一得益于净气净水无污染的自然气候,二得益于天高地阔自由奔跑的广袤草原,三得益于自然天成的百种牧草。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鄂托克前旗,地广人稀,生态、水土纯净,远离污染,北纬37°黄金气候带穿境而过,坐拥国家认证的560万亩有机草场,羊群活动范围广,放牧条件好;且鄂托克前旗素有“药材之乡”的美称,天然草地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180种中药材牧草。羊群吃中草药、喝矿泉水,才成就了上佳的品质。

  烹饪鄂托克前旗羊肉,必有鄂托克前旗的红葱相佐。外地人把鄂托克前旗羊肉买回去,放同样的佐料,用同样的程序烹制,怎么也炖不出那种味儿。原因何在?葱不一样!那就是上天的绝佳搭配。北京一富人,曾经品尝过鄂托克前旗羊肉,想起那味儿,馋到夜不能寐,于是,一个电话,鄂托克前旗一家公司的老板,开上车,拉上红葱拉上水,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大清早,一锅香瓢四溢的鄂托克前旗羊肉就上桌了。我一位河南的同事,从初来乍到掩鼻不敢闻羊肉,到嫁作鄂前旗媳妇三天不吃食不甘味,之后逢年过节,因无法忍受没羊肉可吃的日子,上千公里直接扛上一只整羊回老家。

  鄂托克前旗羊肉和鄂托克前旗红葱,去膻提鲜、去糟留精,那就是上苍搭配好的,除此之外,任你山南海北,都无法保证原汁原味。擅长烹饪的牧民们炖羊肉,更是一把盐、两根葱,除此之外不放任何调味品,就能炖出一锅鲜美无比的肉。

  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能补中益气,安心止痛,主治虚劳寒冷”。谚语称:一冬吃羊肉,赛过几斤参。而对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内蒙人来说,吃羊肉不分季节,无论冬夏,不分场合,无论老幼,羊肉都是最好的补品。羊肉所富含的微量元素,更是印证了药补不如食补的科学依据。宋·晁公溯有诗云“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有朋自远方来,粗犷憨厚的牧民们,以一碗肉,配一壶酒,味足、酒香、气氛高,用最好的款待成就最美的遇见。

  “鄂托克前旗羊肉”申请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羊尝百草、肉自然好”这样朗朗上口、简单好记的宣传口号,成了鄂前旗人人熟知的广告词,也成了鄂前旗人向外地人解释羊肉为什么那么香的“标准答案”。的确,大道至简,回归本源,那就是一个“香”字。为了让鄂托克前旗羊肉走向全国,许多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出多种熟食系列产品,采取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包装保鲜技术加工而成,附带配送一袋脱水的红葱,外地人不到鄂托克前旗就能吃到正宗的鄂托克前旗羊肉了。鄂托克前旗,因为羊肉的鲜香,成了在外游子无法割舍的乡愁,成了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